形态描述
雌:体长3mm。头、胸蓝绿色,柄后腹黑色,反光强。触角柄节褐黄色,梗节棕色,鞭节褐色。前、后足基节蓝绿色,中足基节棕色,端跗节浅棕色,其余各足节褐黄色。翅透明,翅脉褐黄色。
头前面观宽大于高(40:30);颊外边向中会聚强(图164);口上沟不明显,唇基上纵刻纹深。头侧面观高为长的1.4倍;颚眼距不足眼长之半(8:20);颊下部凹陷几乎占颊长的2/3。头背面观宽为长的2倍;上颊长为眼长之半;上颊外边向中适度会聚;POL略小于OOL(8:9)。触角窝中单眼距小于触角窝唇基下端距(15:17);触角(图165)柄节伸达中单眼,长为眼高的0.7倍,为其后4,5节之和;梗节长不足宽的2倍(4.5:2.5);第一索节基部窄,长为宽的2倍,第二至第四索节基部明显窄,第二索节长为宽的1.8倍,第三、第四索节长大于宽,第五、第六索节方形;棒节长为宽的2倍,约等于末两索节之和,侧面观节间缝斜,微毛区仅达第三节基部;第一索节具两排感觉毛,其余索节、棒节各一排;索节上触角毛外长,与触角纵轴成45°~60°角;梗节加鞭节略长于头宽(41:40)。领(图166)前缘中央具粗壮的脊,前侧角不外突,前缘无齿,后部光滑。
中胸盾片宽不足长的2倍(34:18)。小盾片与中胸盾片等长。并胸腹节长为小盾片长的2/3;无中脊;胝光滑,胝毛稀。中足胫节末端距长为第一跗节长之半。前翅前缘室前中部有一排完整的毛,其端部后方有一排毛;基室光裸,后缘开放;基脉外透明斑后缘开放;基脉完整;缘脉长是后缘脉的1.3倍,是痣脉的2.6倍;后缘脉长为痣脉的2倍;径室多毛。
腹柄长为宽的3倍,后部略窄,前部两侧各具3根毛。柄后腹(图167)明显长于中躯(51:35),长大于宽的3倍(51:16);柄后腹第一节背板后缘直,第二节背板长为第一节背板长的2.5倍;背面观可见到其余各节背板;第七节背板三角状,长略大于宽(8:7);产卵鞘略伸出腹末。
雄:未知。
检视标本:云南丽江鲁甸,3200m,1984.Ⅷ.15,1♀(正模),李畅方采。
头前面观宽大于高(40:30);颊外边向中会聚强(图164);口上沟不明显,唇基上纵刻纹深。头侧面观高为长的1.4倍;颚眼距不足眼长之半(8:20);颊下部凹陷几乎占颊长的2/3。头背面观宽为长的2倍;上颊长为眼长之半;上颊外边向中适度会聚;POL略小于OOL(8:9)。触角窝中单眼距小于触角窝唇基下端距(15:17);触角(图165)柄节伸达中单眼,长为眼高的0.7倍,为其后4,5节之和;梗节长不足宽的2倍(4.5:2.5);第一索节基部窄,长为宽的2倍,第二至第四索节基部明显窄,第二索节长为宽的1.8倍,第三、第四索节长大于宽,第五、第六索节方形;棒节长为宽的2倍,约等于末两索节之和,侧面观节间缝斜,微毛区仅达第三节基部;第一索节具两排感觉毛,其余索节、棒节各一排;索节上触角毛外长,与触角纵轴成45°~60°角;梗节加鞭节略长于头宽(41:40)。领(图166)前缘中央具粗壮的脊,前侧角不外突,前缘无齿,后部光滑。
中胸盾片宽不足长的2倍(34:18)。小盾片与中胸盾片等长。并胸腹节长为小盾片长的2/3;无中脊;胝光滑,胝毛稀。中足胫节末端距长为第一跗节长之半。前翅前缘室前中部有一排完整的毛,其端部后方有一排毛;基室光裸,后缘开放;基脉外透明斑后缘开放;基脉完整;缘脉长是后缘脉的1.3倍,是痣脉的2.6倍;后缘脉长为痣脉的2倍;径室多毛。
腹柄长为宽的3倍,后部略窄,前部两侧各具3根毛。柄后腹(图167)明显长于中躯(51:35),长大于宽的3倍(51:16);柄后腹第一节背板后缘直,第二节背板长为第一节背板长的2.5倍;背面观可见到其余各节背板;第七节背板三角状,长略大于宽(8:7);产卵鞘略伸出腹末。
雄:未知。
检视标本:云南丽江鲁甸,3200m,1984.Ⅷ.15,1♀(正模),李畅方采。